手写委托书不具备法律效力,需注意以下几点:1. 确保内容完整、清晰,避免歧义;2. 双方签字盖章,并注明日期;3. 委托事项明确,避免模糊不清;4. 保留副本,以防丢失或篡改。建议通过公证机构进行公证,以确保法律效力。
本文目录导读:

委托书是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代为处理一定事务的法律文件,在日常生活中,委托书的使用非常广泛,如房屋买卖、股权转让、诉讼代理等,在实际操作中,许多人对手写的委托书没有公证的法律效力存在误解,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,并提醒大家在使用手写委托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手写的委托书没有公证的法律效力
1、法律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:“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、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,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,应当采用书面形式。”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:“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有明确的主体、内容、标的和效力,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符合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。”
由此可见,委托书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,应当采用书面形式,而手写的委托书没有公证,其法律效力存在一定风险。
2、公证的作用
公证是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、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法律行为,公证具有以下作用:
(1)证明委托书的真实性、合法性,确保委托人、代理人的合法权益。
(2)在发生争议时,公证文书具有很高的证明力,有利于解决纠纷。
(3)提高委托书的公信力,降低法律风险。
3、没有公证的手写委托书的风险
(1)委托书真实性、合法性无法得到有效证明,可能导致代理人滥用职权。
(2)在发生争议时,委托人、代理人可能因委托书没有公证而陷入纠纷。
(3)法律风险增加,可能导致委托人、代理人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。
手写委托书注意事项
1、明确委托事项
在手写委托书中,应明确委托事项,包括代理人代为处理的事务、权限范围等。
2、确保委托人、代理人身份真实
委托书应注明委托人、代理人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,确保身份真实。
3、保留相关证据
在使用手写委托书时,应保留相关证据,如委托人签名、代理人签名、见证人签名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
4、尽量采用书面形式
如条件允许,建议采用书面形式,并办理公证手续,以确保委托书的法律效力。
5、注意委托期限
委托书中应明确委托期限,避免代理人长期滥用职权。
手写的委托书没有公证,其法律效力存在一定风险,在使用手写委托书时,大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,注意保留证据,尽量采用书面形式,以确保委托书的法律效力,在签订委托书时,务必谨慎,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。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