授权委托书公证具有法律效力,需在公证机关办理。注意事项包括:委托人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,明确委托事项及权限,委托书需载明委托人、受托人信息,并签字盖章。委托书不得违背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。
本文目录导读:

授权委托书,是指委托人授权他人代为处理某项事务的书面文件,在现实生活中,授权委托书广泛应用于各类民事、商事活动中,对于授权委托书是否可以公证,很多人存在疑问,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,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授权委托书公证的相关知识。
授权委托书公证的法律效力
1、公证效力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》的规定,公证机构可以对授权委托书进行公证,公证后的授权委托书具有法律效力,可以证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关系,以及受托人代为处理事务的合法性。
2、公证效力范围
公证后的授权委托书,其效力范围包括:
(1)证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关系;
(2)证明受托人有权代为处理委托事务;
(3)证明受托人代为处理事务的行为合法。
授权委托书公证的注意事项
1、符合法定形式
授权委托书应当符合法定形式,包括:
写明“授权委托书”;
(2)委托人、受托人的基本信息;
(3)委托事项;
(4)委托期限;
(5)委托人、受托人的签名或盖章。
真实、合法
授权委托书的内容应当真实、合法,不得含有虚假、违法的条款,委托人、受托人应当对授权委托书的内容负责。
3、公证机构审查
公证机构在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时,应当对委托人、受托人的身份、委托事项的真实性、合法性进行审查,如发现授权委托书存在虚假、违法等情况,公证机构有权拒绝办理公证。
4、公证费用
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需要缴纳一定的公证费用,具体收费标准由公证机构根据当地规定执行。
5、公证期限
公证机构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的期限一般为5个工作日,如遇特殊情况,公证期限可适当延长。
授权委托书公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方式,可以有效保障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益,在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时,委托人、受托人应当注意相关事项,确保授权委托书的真实、合法性,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,也应当严格审查,确保公证质量。